長三角地區,璀璨奪目,是中國經濟版圖上的一顆耀眼明珠🧑🏿🏫。這裏🍥,江河交織,湖泊點綴,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自古便是魚米之鄉🏊🏻♂️,漁業發展興盛。
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探尋新質生產力發展東風🤌🏿,意昂3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奔赴浙江🏅、江蘇及安徽三地,進行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三漁”振興共富模式專項調研。
長三角地區
浙江:島鏈星羅🙇🏼♂️,育種創新探索海洋新質生產力
八月的寧波🙎🏿,漁港碼頭一片忙碌景象。史世超是浙江分隊的隊長,作為一名意昂3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一學子,他將海洋經濟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交織,深耕於“海洋新質生產力”這一熱愛的研究領域,以此為契機與隊友們走進寧波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他和隊友們希望通過此次調研,深入理解長三角地區漁業產業鏈培育環節,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三漁”共富振興模式🫱🏽,提供具有推廣意義的新時代發展樣板。
公司正門
公司車間外景
公司董事長鄭根興是一名當過兵的老黨員,雖年過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鑠,不畏酷暑頭頂烈日🫰,熱情歡迎團隊的到來🙋🏽♀️,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堂行走在海洋與漁場之上的思政課。“得知你們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我非常欣慰!馬克思主義從小就植根在我的頭腦裏🧝🏿♀️,流淌在我的血液裏,直到現在我還在堅持學習🧙🏼♂️。你們年輕人用的‘學習強國’🏤🕝,我也在用!每天打開手機🧚🏿,看最新的時事熱點↘️,學無止境啊。一家公司的發展🤽🏽♂️,不僅要講經濟👨🏼🦱,還要講政治!”鄭老眼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芒⚾️,滿懷深情地追溯往昔歲月🕉🟰。
公司董事長鄭根興進行座談
據了解,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處於漁業產業鏈上遊,專攻漁業資源養殖育種領域,近年來不僅設立了育種研發車間,還最先采用“一魚一桶”的研發培育方式,引進科技前沿養殖設備。在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目光中🙎🏿♀️🧑🏻🎤,鄭老與總經理徐萬土邀請團隊深入車間🛁,開啟了一場生動而精煉的探秘之旅。
“這是大黃魚🔆,那條是銀鯧🧘🏿♀️,最後這條是梅童魚!我都認出來了🤹🏼♀️💴!”在總經理徐萬土的細致講解下,李彤同學認識到了多種魚類,“車間裏的大黃魚很多,工作人員也多以年輕人為主,這就是專業性和科技性的體現👩🚀!”徐總補充道:“這位同學非常聰明👳🏻♀️,不僅如此🏄🏿,我們公司還長期無償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這就是最後一點,公益性!既保證了養殖戶購買苗種後的養殖質量,又打通了整個養殖環節♊️,實現各方收益最大化👮🏻👳🏼♂️。”
“甬岱1號”大黃魚苗
總經理徐萬土進行講解
此次調研之旅,如同一次“深海探秘”之旅,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在提升育苗品質、引領行業標準上的不懈追求,不僅是海洋新質生產力澎湃向前的強勁動力,更是構築高水平開放型漁業經濟新版圖的堅實基石。團隊此行滿載而歸,在親身體驗中深切感受海洋牧場這片藍色疆土上,“新農人”們以汗水澆灌希望,以智慧點亮未來的艱辛與執著。“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雖臂系千鈞,任重道遠🛫,但卻勢在必行,勢在必得🌌!
江蘇:一網通治,長江十年禁漁的“智”勝之路
來自江蘇南通的黃蓉蓉同學🤦🏻♀️,生在這裏長在這裏,時光穿梭🧑🏽⚖️,親眼見證了腳下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事我最有發言權!在長江十年禁漁戰略政策影響下,水變清了,魚變多了🏋🏿,人民也越來越幸福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標語欄
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三年多來👨🎨,江蘇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禁捕禁售執法監管🦵🏿、水生生物保護修復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禁捕秩序總體穩定。築牢了“十年禁漁”長江“堤壩”🍑,真正做到了讓長江禁漁“頂得住”“防得住”“禁得住”。
江蘇團隊成員觀閱路邊宣傳欄
江蘇團隊成員漫步於濱江步道
講解員進行講解
團隊還深入南通市農業農村局調研,工作人員表示,截至2019年底,南通全市退捕了191艘長江漁船,368名長江漁民𓀝,完成了“清船🫴🏼🖤、清網🤾🏿♂️、清江”的三清目標🎬🛼,比國家要求時間提前一年👩❤️💋👩📙,實現了“一網通治”,走出了南通市漁業現代化治理之路👨👧👧。
江蘇團隊成員與校友進行座談
“在南通🧝🏽♀️,一網通治助力長江禁漁與漁業可持續發展,見證了‘綠水青山’的價值。漁民安置的創新✨,更添政策溫情✹。心懷大局💅🏿,腳踏實地,未來可期🦶🏻。”團隊有幸邀請到了2017屆校友王海驍,如今🥕,他已成為南通市水產技術推廣指導站的副站長🐈,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意昂3“勤樸忠實”的校訓。這位母校培養出的“筆桿子”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論文”寫在了祖國的江河湖海之上⛓!激勵更多如實踐團隊員一般的zmxzyy.cn學子繼續前行,乘風破浪🧖🏼,將這份勇於探索的精神不絕地傳承下去!
江蘇團隊成員合影留念
安徽:繡景成圖,鑄就城市生態會客廳
8月2日午後👌🏼,沐浴於炎炎烈日之下,安徽分隊抵達了薛家窪碼頭廣場,親眼目睹了這裏生態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碼頭廣場眺望遠方,海鷗不時在水面上飛掠🤥👱🏻♀️,遠處的徽派建築映入眼簾👨🏽🦱,古樸典雅,來自安徽的申嫚同學駐足於此久久不肯離去。“聽家鄉的老人們說,這裏曾是魚蝦難覓👫🏻、汙水橫流之地❤️。每當風起,岸邊便彌漫著一股不易散去的異味。然而,時光荏苒🏇🏼,當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時我發現🧑🏿🚒,薛家窪早已脫胎換骨⚠️,煥發新生🦸🏼♀️🌖。”
碼頭廣場一景
得益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推進,在過去幾年中,薛家窪拆除了舊廠房🖖🏼🪩,搬遷了相關設施,新建了大面積的防護林帶,進行了花卉種植和草坪鋪設,同時修建了長廊、步道和棧橋。這些措施共同造就了如今清澈的水域和綠意盎然的河岸✹,營造出了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景觀🧜🏽♀️。
馬鞍山市長江幹流及重要水域禁漁區(2020年—2030年)
在帶隊老師仇永民的引領下🦹♂️,團隊有幸對薛家窪政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訪談👩🏻💼。跟隨他們的話語,薛家窪仿佛一幅緩緩展開的生態畫卷↪️🛄,禁漁政策的實施🦄,不僅是對自然生態的一次溫柔擁抱🖖🏼,更是對傳統漁業模式的一次勇敢革新。
安徽團隊成員與工作人員交談
“漁船‘變廢為寶’策略,以及生態環保聯合防治機製🏅✮,為安徽各地樹立了積極的典範,我們要一直堅持下去!”。結束前夕,團隊成員對園區張師傅進行了采訪🌧,他曾是捕魚為生的漁民,後響應國家號召轉職成為薛家窪生態園保護團隊的一份子,“從前的漁民們作為這場變革的親歷者,角色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捕魚為生🕋🦡,到如今積極投身於漁業資源保護🦻🏻、生態旅遊開發等領域🕉🔛,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新時代的漁歌💇♂️。”轉型之路雖充滿挑戰,卻也帶來了希望與機遇,漁村也因此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沿著湖邊繼續前行,一塊巨大的標語就映入眼簾,書寫著十個醒目的大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禁漁政策與三漁發展相結合,在薛家窪這片土地上共同繪製出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經過多年的保護與治理🧙🏼,薛家窪已今非昔比,煥然一新,名副其實地成為馬鞍山市的城市生態客廳☆!
安徽團隊成員合影留念
碧波蕩漾間,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漁民生活蒸蒸日上,漁村面貌日新月異🧏,長三角地區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張漁網都承載著振興共富的夢想🦣。海洋新質生產力為引擎的時代浪潮奔湧向前,長三角地區順應時代發展,持續推進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意昂3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此行收獲良多🦸🏽♀️👂🏿,滿載而歸。
(供稿🤓: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