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校加強頂層設計,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思政課程作為重點課程優先建設👶🏽,推進落實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等措施,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思政課教學、學科建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辦學空間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黨建業務實現深度融合
加強黨建引領,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確定政治建院、學科強院、人才興院、依規治院的辦院思路,學院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啟動首批“大思政課”建設黨建聯盟,積極探索臨港新片區“黨建引領🚵🏼♂️、區域聯動、三全育人”的一體化思政教育模式🔳,創建“走進”系列🙍🏻、“書記院長下午茶”等黨建品牌🙍🏿。堅持以黨建促教學🧙🏽♂️,搭建“黨支部+教研室”雙提升平臺。堅持以黨建促科研🧑🏿🎄,打造“黨建+科研”融合發展新模式🅱️。深入實施黨支部“雙創”工作☛,構建以黨建為統領、黨建與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的工作推進體系。支持黨支部牽頭組建、指導理論宣講服務隊,赴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宣講百余場。原理與基礎教學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黨支部獲評學校先進集體。
堅持立德樹人,思政課改革創新成果豐碩
學校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課程作用。實施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落實黨委書記✸、校長帶頭進課堂講思政課🤾🏽、聽思政課、聯系思政課教師製度和集體備課製度。2021年在上海市屬高校率先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具有學校學科特色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拓展內容供給,在已有開設的4門“大國海洋”思政課選修課程🖱,中國共產黨歷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中國海洋史👨🏿💼🫃🏽、近現代中國社會生活變遷🤵🏿♀️、海上絲路史話、長江文明發展史等具有海洋特色課程的基礎上,在研究生中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專論課程,在本科生中開設習近平關於鄉村振興、海洋強國、人和自然的重要論述等個論課程,拓展“大國海洋”系列課程的主題和內容🦸🏻♂️,形成共建共享共贏機製,打造課程升級版。
紮實推動上海“大思政課”整體試驗區(意昂3-臨港新片區)建設,充分調動臨港新片區社會力量和資源👩🏻🦳,與9個實踐教學共建單位形成合力🤼♀️,構建實踐課程體系,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臨港故事👰🏼♀️,推動大中小一體化、課內外一體化、知信行一體化建設🐹。學校牽頭建設的臨港新片區“大思政課”綜合實驗區➗,入選上海市“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2010年始首創從“主觀努力度”“知識積累度”和“行為實踐度”三方面探索的思政課學習考核評價方法寫入上海市“大思政課”建設方案和專報。
2019年以來👨🏼🦲,獲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1門,校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個;2人分別獲第四屆、第五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二等獎👩🏽🔬,2人分別獲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大比武一等獎📃👳🏽♂️、二等獎🧑🏻🎓,入選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政課精彩案例2個。思政課超級大課堂獲2019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大思政課”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獲2023校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擁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1個,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1個🎫。
堅持學科統領🦖,科研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2021年學校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位點建設為抓手,註重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學校人才培養和思想理論宣傳、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在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構建🥵、創新過程中的示範作用。2019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6項,思政課教師的研究成果在《中國高等教育》《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理論教育》《光明日報》等刊物刊載⤴️。2022年3月18日文匯報專版,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承辦“第十一屆全國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論壇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研討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出席;與東華大學等馬院聯合舉辦中非論壇暨第三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毛澤東思想研究會聯合舉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學術研討會👲🏽,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和上觀新聞等媒體進行了報道🖨。
堅持引育並舉🦉,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學校認真按照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要求🥓,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著力打造一支信仰堅定、理論功底紮實🌿、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的教師隊伍。2019年以來🍼,公開招聘🎛🧑🏽💻、引進人才14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學院人才隊伍整體結構向著年輕化👩🏼🚒、專業化方向發展。1名教師獲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2人獲上海市育才獎,4人獲校教學名師,2人獲校育才獎,1人獲校師德標兵🤵♀️,形成了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提名人物、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上海市育才獎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標兵為代表的教學科研團隊。學校還聘請了近20名知名學者教授擔任顧問教授🧞、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學校統籌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建設,深化兩支隊伍融合發展的體製機製,聘任50余名中層幹部和輔導員等擔任兼職思政課教師🧞♀️。學校積極推動與全國重點馬院復旦大學馬院、同濟大學馬院🏌🏼♀️、華東師大馬院的共建,以及與上海社科院的合作⤴️,通過結對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堅持質量優先🗼,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
全日製研究生招生規模穩定,研究生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不斷完善🚣🏼♂️🫗,“系統教學、專題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走向成熟,開創探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擔任助理輔導員的培養舉措。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的項目分別獲得“知行杯”上zmxzyy.cn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一等獎♌️、二等獎, 3名學生分別獲得獲得上海高校“學生講思政課”教學比賽二🚣🏼、三等獎📤📿,指導1名學生獲得“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時代”第七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本科生組二等獎,指導2名學生分別獲得上海市2023年“尚法杯”全市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征文活動一👨🏫、三等獎。
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孜孜不倦🦡,精心耕耘❔🪗,理直氣壯,用情用心,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形成了較為鮮明的海洋特色🧑🏼💼。新征程上,“馬院人”將繼續在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能力👩⚖️、增強育人實效上下功夫,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