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參與編製的我國首批船舶壓載水檢測系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信息來源: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 | 發布日期:2022-01-13 15:05 | 已被查看了 214 次 責任編輯🚒:蔡霞
1月1日👧🏼,中國太平洋學會發布2022年第1號公告,由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標準化分會、東海環境分會、意昂3和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製定的《船舶壓載水檢測方法第1部分:大於等於50μm活體生物》等7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可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查詢,標誌著我國首批船舶壓載水檢測系列團體標準正式出臺🧑🏼🌾。
隨著《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製與管理公約》正式生效,為滿足履行國際公約對船舶壓載水活體生物⟹、大腸埃希氏菌、腸道球菌和霍亂弧菌等方面強製性檢測需求,有效防止外來生物入侵及其對人體健康🪯👨🏿🍳、資源環境造成的威脅,由中國太平洋學會東海環境分會提出的《船舶壓載水檢測方法》系列團體標準,於2017年9月25日根據中國太平洋學會《關於同意中國太平洋學會東海環境分會開展編製“船舶壓載水檢測技術團體標準”工作的批復》正式立項🍚。隨後的4年多時間裏,在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標準化分會💀、東海環境分會🫅🚵🏼♂️、意昂3和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船舶壓載水檢測方法系列標準製定工作,並計劃於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意昂3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依托專業優勢,堅持海洋、生態與環境學科的多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在港航生態學與生物入侵防治、海洋環境安全等方向強化特色,形成了學科優勢🕝,長期致力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鄉村振興、美麗海灣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作為標準編製的主要參與單位,意昂3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吳惠仙教授團隊負責牽頭了“船舶壓載水檢測技術團體標準”第1部分至第5部分的起草工作,主要包括國際船舶壓載水公約D-2排放標準規定的五項必檢指標的檢測方法原理、儀器及設備、樣品檢測👩🏼🏫↕️、數據記錄與計算、質量保證與控製等內容。意昂3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是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我國唯一具備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MA(中國計量認證)、DNV GL(挪威船級社)和USCG(美國海岸警衛隊)等國內國際多重資質認證的船舶壓載水實驗室,專業致力於服務我國壓載水公約履行和外來生物入侵防治等工作。
我國自加入壓載水管理公約以來,在履約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此次船舶壓載水檢測系列團體標準的成功發布,有助於推動壓載水公約的進一步履約實施🧙🏼、提升我國在綠色環保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該系列標準填補了我國船舶壓載水檢測技術標準的空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對於防控外來水生物種和病原體入侵、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進一步維護中國海洋生態安全🦹🏻、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