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2016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了《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社部發〔2016〕33號)(以下簡稱“博新計劃”)。為做好2020年度“博新計劃”實施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內容
“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後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後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博新計劃”通過組織同行專家進行會議評審確定資助人員↔️。擬進站的資助人員須在名單公布後3個月內辦理進站手續🕸,逾期視為自動放棄入選資格。
二、申請條件
申請人須為2020年度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並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擬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製博士,2020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
3.新近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是2019年2月28日至2020年2月29日(含)之間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19年1月1日(含)以後;須依托所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4.1988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
5.申報項目須屬於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學科門類或心理學💡、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且須符合優先資助研究領域(附件1)。申報項目不能為涉密項目🚉。
6.擬進站人員已初步選定博士後合作導師🕵🏽♂️,並與合作導師商議形成初步研究計劃。博士後合作導師應為該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學術造詣深厚;且原則上可為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國家級科研平臺。
7.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博士後設站單位並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8.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有關人員可關註“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9.未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引進項目)。如入選過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須在申請表格中註明。🤜🏻。
三🅾️、申報流程
1.準備紙質材料🕚。以下材料各準備兩份🦵🏽。
(1)紙質申請書🕵🏼♀️。紙質申請書需在線打印(模板見附件2)🦹🏽♀️。
(2)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畢業證復印件;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復印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復印件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如無預答辯通知書,須提供學校學位主管部門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關證明。)
(3)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復印件。
(4)《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模板見附件3🤴、4)。
(5)《個人承諾書》(模板見附件5)👏🏻,僅擬進站人員填寫。
2.提交申請材料。
(1)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博新計劃”信息系統,網上提交申請書🧔🏼♂️🙈;上傳博士導師和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掃描件。
(2)將紙質材料按照(1)-(4)的順序分別裝訂成兩冊,於2020年2月29日前郵寄或送至設站單位(以投遞日戳為準)。設站單位通訊地址在網上提交申請材料時自動獲取。
(3)設站單位審核和提交申請材料👨🏿💻。
四🧯、其他事項
(1)申請進入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且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後合作導師的人員總比例不得超過40%,同等條件下對從事交叉學科的申請人予以優先資助🎦。
(2)資助工作時間安排。2月8日起,申請人網上提交申請材料(申報路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基金申報-2020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月29日申報截止⛹🏽♀️;3月1日至3月10日,設站單位網上審核;4月初,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組織專家評審🧑💻。4月下旬🥵,在中國博士後網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網站公布獲選結果。
(3)所有申請材料均不得含有涉密內容。
請各學院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申報,著力做好宣傳💝,製定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強管理與服務🦹🏼,廣泛動員優秀博士畢業生及合作導師積極參與“博新計劃”。
聯系人🧘🏻:任光超
聯系電話:61900263
附件1🕍: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優先資助的研究領域
附件2: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書
附件3♥︎: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
附件4:博士後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
(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