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林奈大學暑期遊學小結
回國已有一周有余👐🏿,時差已經適應但是瑞典生活的點點滴滴卻令我難以忘懷。在卡爾馬這個小鎮生活了一個月,學校裏的每一個老師都溝通過、車站的每一個售票員都打過交道,宿舍邊上超市裏每一個營業員都熱情的問候過。這可能就是生活在小鎮的魅力🧑🏿🔧,往來一個月🧍,感覺小鎮上大半的人都打過照面👨👧,感覺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都是給過我幫助的朋友。
林奈大學的夏季遊學項目選擇多樣🧘♂️,每一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方面進行研讀。有創業類課程、學術論文撰寫、國際商務操作模擬🏊🏻♂️、瑞典語入門、學術英語;以及戶外的波羅的海生態可持續化、建築創新、戶外運動🏊🏽♂️;動手方面開設玻璃藝術品設計🌍、風景畫繪製🚣🏼👨🏿🎨。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選擇了Creativity,Entrepreneurship,and Innovation in a Swedish Context,課程名字很高深🚞👩❤️💋👨,主要分為兩個部門,針對的都是關於創業這一方面,前三周主要是理論教學,創新的意義、創業的基礎、商業模版🖕🏻,讓我們對於公司建立初期所需的理念及模版有一定概念👩🦽➡️。老師教導我們發現商機的可能,生活中每一個困擾你的問題都是你的機會,面對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將這個解決方面擴展到讓每個受困惑的人都得益。理論課程的小測驗後就緊鑼密鼓地迎來了小組合作的商業模版製作🧖🏿♀️,我們一起討論一起調研,一起分享,一起努力完成了一個business model,最後的演講我們在不懈的聯系後也獲得了一個很好的成績🧜🏿♀️。
在學習之余,學校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課後活動。每天晚上有不同的體育項目,周一瑜伽課👩🏿🚀🕉、周二足球課、周三舞蹈🍕、周四跑步。在體育鍛煉中💆🏻♂️,你可以認識到別班的小夥伴,同時,運動又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運動也是無國界的🥙。周三學校不安排課程👌🏽,上午會有經濟學家或是外交部的專員來給我們開一個簡短的講座,下午開設文化交流的課程,在玩耍中了解各國文化背景,晚上又有合唱活動🖕🏼,盡管沒有課程,但是卻又是充實的一天。
除了學習以及學校的活動,我們幾個小夥伴組織了3次遠遊,從安排行程到預定旅館🧑🏼💻,從購買車票到各處找路,到了異國他鄉,誠然夥伴能夠給予你幫助,可是照顧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的東西要自己顧好,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想吃什麽只有自己能決定。從第一次前往哥本哈根,入住青旅,各處找餐館,各處瞎逛,甚至上了公交才發現大家都沒有丹麥克朗👯♂️,沒錢買車票🎄,混亂中開始旅途;第二次前往斯德哥爾摩🎆,準備得更為充分🚵🏻,但是還是在慌慌忙忙中四處找人;最後一次旅行前往哥德堡,感受北歐最大遊樂園的風情👳🏿,感覺此刻的我們比起第一次旅途少了很多擔憂☝🏿,多了一份信手拈來的自信。當然🍌,學校組織的周末踏青活動也有參加,可是,比起自己一手策劃安排的旅途💁🏽🗽,似乎少了那麽分滋味。
起初報名這個遊學項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在北歐玩耍一下🫵🏽,多認識一點異國朋友🫰🏼,鍛煉一下自己的英文。不知者無畏⚡️,30多天在最初的我看來就是一晃而過的美妙生活,但是當我身處卡爾馬後卻無比的想回家。這並不是我想象中的混混就過去了👩🏼💻,開學第一天面對全英語教學以及身邊出口英語成章的同學,突然意識到了我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遠遠不夠,對於英語的流暢使用也有很大的問題🖇。對我而言第二個挑戰就是每天自己解決三餐🏋🏽🧑🏽⚖️,每吃一頓,對家的思念就更深一點👨🏽✈️,我們都調侃說📩🏟,回國後大家都是廚藝大漲啊。
在煎熬之余🙆🏻♂️,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度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暑假🙏🏿,從前對暑假的定義是葛優癱,今年忙忙碌碌充實地度過了五周。學習中有一項是團隊任務,這一項對於我歷練最大🚣,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我們連續一周,每天在一起超過6小時,學習之余就會了解一下彼此國度的風土人情👰🏿。我們小組分別來自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美國以及中國,在我們之間看不出任何的政治問題,與他們的交流時會有一點停頓,最後的PPT演說前準備時♦️,他們也貼心地為我糾正發音問題🚧。盡管經常會遇到突然不知道如何表達的詞匯,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和他們成為異國之友🫢。
離開林奈大學前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題很細致🧛🏽♀️🗝,所有都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學校傾聽我們所有的意見🧜♀️,看得出學校對我們這個夏季項目的重視🤦♀️🧑🏿⚖️。正如我在問卷上填寫的,這次經歷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我很樂意再次參與林奈大學的這個項目🦛。遊學並不是想要學到什麽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給我一種獨立的體驗💁🏻,給我一個歷練的機會。